一老师南新运动会后博文,乐死了

楼主

papertrans [离线]

2★★☆☆☆

发帖数:72 积分1785
1楼


日记一则

注;本人平素散漫,生活并无规律,故少记日记。忆蒋中正数十年记日记以责己律己,修身养行,虽难臻“法古今完人”之宏愿,念其数十年如一日书日记以纪事明志,亦可见蒋公坚韧之毅力与顽强之意志。蒋公近代史之大人物也,本人一介小民自然无法与其相比肩,单就毅力与意志之坚强而言亦有天壤之别。

吾本俗人,平生行迹亦多为俗人俗事,无甚可记。今欲强打精神整理琐事,书以纪事,聊备记忆而矣。

时值深秋,校运动会周末于兴隆山校区隆重开场。因家务琐事,本人近来疏于伸展拳脚,身心俱疲。故当院工会主席电召本人参与运动会之时,本人本能般应允,欣然参与其中。

周六早六时即醒,是为罕见。复睡片刻,方起床净面洗涮,聊以方便面充饥,便急忙离家赴校。七时许抵达候车处,见学生数十人在此相聚赴南部兴隆山校区。约莫十分钟,学生人数急剧增至近百人,亦有十名教工在此静候校车。班车于七时一刻准时抵达,吾辈十位教工因靠近停车处,直接凳车,并无障碍。略有二十名学生随后拥挤上来,其余近百名学生只得另寻途径。众学生皆叹校方系方组织如此失当,如此规模之运动会竟不加派班车接送学生,吾校所谓“以学生为中心”之办学宗旨,多有可议之处?

约莫半小时车程即至南新校区,师生同乐,相与沐浴与山区明媚阳光中。吾侪教工十余人欣然与会,中年青年教师,男男女女,互相搭配,其乐融融。本院教工十六人组成一拨河大军与对手拼杀。九时许,大战开打,吾院男男女女齐上阵,结果两战皆败,三局两胜之规则,吾辈则三局两败直接出局,令人无颜以对。因无预先筹划,至满盘皆输。力不如人,倒有同侪不甚甘心,并以我辈同仁准备不足为借口,嘻矣。

适逢本校历史学院杨兄。杨兄近来忙于编撰历史学院院史,又为老山大史学八大教授铜像之事而奔走其间。青岛山大时期,史学专业有所谓“八马同槽”之美誉,史学与文学两专业并称为老山大之文史系,此之谓青岛山大之最值得称道者。杨兄富于公益精神,为发扬光大老山大史学老人之传统而辛苦操劳,功莫大焉。

上午牛刀小试,初战不利。本人不以为念,转至图书馆借书。因该校区离家甚远,故平素少有时间来此一游。今日觅得良机,何不尽情浏览一番?至图书馆借书两册,耗时半小时。再度光顾本校区图书馆,亲见该处所藏图书并无过多增长,令人扼腕长叹。数千名新生在此求学,而藏书少有特色,数量殊少,难以一一名状。


后约见老家一后辈学生。平素难得来此,今日借机来问问小子学习生活情况,勉励后辈珍惜光阴,以学习为本。小子唯唯诺诺,点头称是,念小子性情温和,想必可堪造就。

中午与本院同仁赴教工食堂共餐。平日难得与本院同仁畅谈,席间各位彼此或初识或相识,是为收获。至于饭菜质量,填饱肚皮而已,不敢赞一辞。

下午一时半,本院派五人参与沙包扔圈游戏。忆少时与童年伙伴共玩过类似游戏。农家养猪,故须于农地中寻找猪菜。少年寻满整篮子猪菜后,便开始游戏博弈以赢取对方猪菜。游戏规则大体如此:于空地处以棉梗枝设成三脚支架,周围布满每人所交之份子猪菜。十余米处划一横线。从支架处,各参与者将铲子扔向横线,离横线近者为头名,依次为序。再从横线处参与者依次开始将铲子朝支架处扔掷,率先击中支架者将所有上交之份子猪菜收归己有。如此反复,尽兴而止。此之谓农家孩童之一乐也。既训养孩童膂力与眼力,又养成习惯博弈输赢之意识,一举数得,何乐而不为?

本人练习沙包扔圈游戏五六分钟后,进入正式比赛。圈子分为三层,大圈得一分,中圈得三分,正中处小圈可得五分。小圈直径不足一尺。本人一掷离大圈尚有近尺距离,二掷正好居中,净得五分,三掷得三分。本人发挥甚佳,是为一喜。运气加基本功而已。本院一年轻教工与本人得分相同,居头功也。据说,本院得分居本小组第一,一小乐也,不足挂齿,重在参与。

过午二时半,坐公车回家,耗时近一小时。

晚上应老乡之约赴宴。旧友数月不见,顿生相晤之意。饮正宗茅台酒,酒香情浓。

回顾本日行迹,一如往日,平平常常。运动身体,吃吃喝喝,无甚长进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,远离尘嚣走向山区大自然,为一得也。没大翻书,略感遗憾。

2010/1/18 9:20:33

一按一案 [离线]

1★☆☆☆☆

发帖数:331 积分1708
2楼

真心不错

      
2010/1/18 10:41:55
返回本版
1
2
3
4
5

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

快速回复楼主